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1国际暨中国第六届果蝇生物学大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18    浏览:

   

2021年11月12日,为期三天的“2021国际暨中国第六届果蝇生物学大会”于广州东方宾馆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由广州医科大学、中国遗传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及基础医学院承办。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由于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举行。所有会议专题主持人、报告人和所有会务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全程高质量保障了本次会议的顺利流畅进行。


(郭爱克院士线上作主旨报告)


中国果蝇生物学大会是国内(包括少量受邀国外科学家)果蝇生物学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盛会,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包括青年论坛、主旨演讲、主题报告、墙报展示四个部分,邀请了92名专家及青年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超过500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10日晚,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的10位青年科学家首先在会议青年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Flybase也第一次参与到中国果蝇生物学大会与中国同行分享果蝇研究相关资源(包括材料与技术)。


(青年论坛现场)


11日上午8点30分,大会正式开幕,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教授代表学校对与会者克服疫情困难,齐聚广州共飨这场学术盛宴表示热烈欢迎。副校长刘金保教授、科研处处长付晓东教授一并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

郭爱克院士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ules Hoffmann教授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郭院士详细阐述了脑内多巴胺系统在果蝇学习记忆、两难抉择等神经活动的重要功能。Hoffmann教授首先回顾了果蝇对多种微生物的天然免疫识别和反应机制的发现。他在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的实验室(陈笛副研究员作为Co-PI)最新研究发现果蝇对原癌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机制与对病原微生物的反应完全不同。他们的最新发现开拓了以果蝇为模型的非感染性天然免疫机制的新方向。


(Jules Hoffmann教授线上作主旨报告)


会议的主题报告围绕代谢与生理、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信号转导与发育、RNA生物学、群体遗传与进化生物学、宿主-微生物互作与免疫、疾病模型、细胞增殖与分化、行为学与神经环路、神经发育与功能、干细胞-表观遗传-再生、非果蝇类昆虫生物学、新技术与方法等13个主题展开。

大会共92个报告(线下和线上)每个都非常精彩。比如:四川大学陈海洋教授发现调控果蝇胚胎前后轴发育的caudal基因抑制中肠干细胞分化;西湖大学马仙珏教授研究表明果蝇Ptp61F通过负调控细胞数量、细胞大小从而控制器官大小;湖南师范大学吴秀山教授十年磨一剑,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果蝇SMR 1与H2A.Z蛋白互作调控靶基因转录,控制果蝇心脏发育;同济大学薛雷教授发现果蝇Myc抑制多巴胺的合成,Myc突变的雄蝇表现出由于多巴胺过度上调产生的同性求偶行为;东南大学潘玉峰教授阐述了Dsx蛋白的不同异构体(性别特异的DsxMDsxF分别调控雄蝇和雌蝇中求偶和打斗及睡眠行为的机制;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Jean-Luc Imler教授线上向大会介绍了他们实验室与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蔡华博士合作的最新发现:果蝇cGAS like receptor的故事。此外,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部分非果蝇昆虫生物学家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果蝇与非果蝇昆虫学家互相学习与借鉴。会议编印了会议报告人和墙报展示人提交的摘要集。在此就不把所有报告内容作一一介绍了。


(大会现场)


这次会议不仅展示了我国果蝇生物学领域科研工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更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果蝇生物学研究的科研水平、扩大国内外影响力、提高青年学者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果蝇科学家们正在为中国原创性研究的世界地位砥砺前行!

(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随着第六届中国果蝇生物学大会的圆满落幕,我们将期待第七届果蝇生物学大会在南京召开。全体第六届果蝇生物学大会的组织人员在此向大家送出美好的祝愿——各位果蝇同道们,我们带着丰硕的成果与精彩的思想,南京见!祝各位研祺!

© 1958-2021 广州医科大学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广州医科大学B栋2楼。邮编:5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