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刘陌团队和中科院动物所翟巍巍/马亮团队揭示单链RNA病毒突变过程的动态图景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


近日,刘陌团队与中科院动物所翟巍巍/马亮团队合作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11)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 Expanding Universe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and Its Rapid Evolution in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单链RNA病毒突变过程的动态图景,是突变特征这一研究手段在癌症之外领域的创新性尝试。


 


突变是物种进化和适应的基础,而突变谱则是指基因组中突变的分布模式。近年来,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突变过程的新的视角。通过机器学习对海量体细胞突变深入分析,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的突变特征或突变签名,这些签名能够揭示不同的内源性(例如基因组复制、修复机制)和外源性因素(如环境污染、饮食习惯等)在突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而,病毒的突变谱有着不同于体细胞的特点。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且能够在不同宿主物种之间传播,具有独特的寄生生命周期。因此,研究病毒的突变过程,不仅能帮助理解内外源性因素如何在基因组中产生突变,还能揭示病毒如何在不同宿主间适应和进化。特别是对于ssRNA病毒,它们的突变谱可能受到宿主免疫反应、病毒复制机制以及宿主细胞的外源性因子(如APOBEC、ROS等)共同作用的影响。


这项研究中收集了上万例单链RNA病毒(ssRNA)突变数据,发现不同ssRNA病毒的突变谱差异显著,且主要与病毒的遗传分歧有关。出人意料的是,宿主环境对突变谱的影响较小,这一发现补充了当前对病毒突变的理解,即外部细胞环境是决定病毒突变谱的主要因素。随后为了深入理解塑造病毒突变谱的进化力量,他们选取了两个重要场景进一步研究:一是不同病毒株之间的宿主间进化,二是宿主内进化。研究表明,在这两种场景下,突变谱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与自然选择的强度密切相关。最后他们通过整合所有ssRNA病毒的突变数据,首次识别出一系列突变特征,其与人类体细胞突变特征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这表明生命树上的突变过程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多样性。

 


综上所述,刘陌团队与中科院动物所翟巍巍/马亮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ssRNA病毒突变过程的动态景观,并明确指出驱动不同物种突变谱快速进化的关键进化力量。


在这项研究中,共同通讯作者为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刘陌教授,中科院动物所翟巍巍研究员和马亮副研究员。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刘陌教授团队现招聘科研型、临床型或定向型博士后2-3名,专业方向为生物信息学方向或临床医学。课题组经费充裕,设备完善。期待优秀人才的加入! 


文章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823310/

© 1958-2021 广州医科大学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广州医科大学B栋2楼。邮编:511436